《批评官员的尺度》读书笔记(一)

本来想等读完了再写读书笔记的,可惜我读得实在是太慢了,看的又是纸质版,怕看到后面再想找前面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再搜不到了,所以就边看边写一些笔记吧。

我觉得书名叫做《美国言论自由简史》比较贴切

首先这本书名翻译的比较迷惑,虽然原书名《Make no law》对我来说也够不知所云的了。。

以我目前看到三分之一的进度来理解,这应该是一本讲美国言论自由相关的历史的书。不过不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历史书体,而是通过讲述在言论自由的判决倾向变化过程中受到影响,或者影响过判决走向的相关人群的一个个微型个人传记。

用无数的个体经历组成一段历史,我特别喜欢这种体裁的历史书。以前读过的《心外传奇》,《量子理论》和《众病之王》都是这种写法,让我特别迷恋。我曾经想过如果我能读透前面的某一本书,然后把其中的故事口述出来讲给别人听,那场面,太帅了!

说回这本书,书的副标题是“《纽约时报》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书里也确实是以这个案件开篇,但之后作者很快开始放飞自我,讲起了历史。到现在,我已经有大约 80 多页没读到过“纽约时报”这几个字了。

另外一个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是,这本书的译者非常喜欢加译注。有些是介绍原作者提到的书在国内已经引进了,书的译名译者出版年份之类,有些则是对原文内容的有趣补充。比如原文说到一战期间美国社会避提德国,源自德语的东西都要改个名字避嫌。比如德国泡菜(sauerkraut)在当时就改叫了自由泡菜(liberty cabbage)。到这里我已经觉得很搞笑了,一看下面译注更离谱,原来当时的汉堡包(hamburger)也改叫了自由三明治(liberty sandwich)。看来自由(liberty)自古以来就是美国的政治正确啊哈哈哈!

Comments

  1. 取个这样标题的书居然能在国内出版,感觉有点儿不可思议。尤其那句“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结合国内最近各种时事,真是讽刺。。然后还有一个星期就又到了那个事件的纪念日了,估计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那几天实行网络言论管制是为了让高考生安心高考。。
    话说你在日本怎么买的中文纸质书?在国内买好然后寄过去?

    1. 这本书里的内容还好,我昨天又翻了翻作者的序言,里面说的总结性的话结合时事来看确实有点讽刺了。
      你不说我都快忘了,是那个各大网站稳定维护,弹幕网站集体禁弹幕的日子。。
      我是用的转运公司,可以买国内各种电商的东西寄到他们仓库,然后他们拆了包装给我重新打个包给我寄过来。EMS 空运好像不到一周就到了,10kg 400 rmb 不到的样子。
      转运最厉害的是海运的话可以买有些油啊什么的零食甚至电子设备!我上次买了10几kg零食,一个月吃胖了5k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