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沃尔沃车主扬言要撞死铃木隼摩托驾驶员,之后车主被人肉,被一波波人堵门口大骂。事后公布的行车记录仪却显示铃木隼车主恶意别车,赌气危险驾驶,把沃尔沃别到逆向车道。之后一边倒的舆论回到均衡对峙。
榆林产妇顺产时痛苦难忍,两次请求刨腹产被丈夫和婆婆拒绝后跳楼自杀,医院控诉丈夫一家残忍,舆论暴力强势问候丈夫一家。之后事件细节渐渐增加,包括当时产妇的母亲也在场,并不像是婆婆强迫顺产的戏码。也有人指出院方的可疑之处。此后之前一边倒的舆论回到了双方支持者的均衡对抗。
……
新闻看得多了,总会经历几次大型反转事件。大到被定了罪的冤案反转被判无罪,小到常见的舆论碾压过后发现被真凶利用。
我在过去的人生中几次站错队,每次事后都提醒自己不要过早下定论,即使看上去再理所当然的场景也要忍到双方都提出了足够的证据之后再做判断。
结果在最近的一次产妇跳楼案中,我依然是仅凭一篇新闻报道就持道德大旗愤然选择了阵营。惭愧。
大道理扯了这么多,其实都是为了引出我最近最关注的一桩让群众自发选边站的大事件:李雨桐诉薛之谦案!
因为看过知乎的一些粉丝文章,让我对薛之谦塑造的人物形象有一定的好感。所以在事件之初,我在认可李雨桐的陈述的同时,还是很期待薛之谦的反驳的。毕竟真话也可以用来作为欺骗的手段,李小姐的话不可全信。这个时候舆论还算是比较克制,双方各自寻找论据支持己方阵营。
可随着李小姐冷静的抛出越来越多可信度较高的证据,加上她不夹杂过多煽动性言论,就事论事的严肃冷静的态度,观众们渐渐相信李小姐一方才是道义之所在。
在薛之谦几次避重就轻甚至煽动诋毁的回应之后,舆论的势力分布彻底崩盘。
包括我在内,那些想听薛之谦揭露李小姐隐藏在大义之下的私心的吃瓜群众们惊讶的发现,事情似乎真的如李小姐所言,她别无所求,只想倾诉。如果非要说她有什么目的的话,那就是让薛之谦付出代价。
李小姐的几次发言都开门见山,不客套少抱怨,拿出来的都是公证一下就能直接提交作证物的干货证据。证据的提出也不是一股脑的抛出来,而是以一定的节奏逐步放出,让观众对事件长期保持兴趣。
比起其他人遇到类似遭遇时怨妇式的控诉,李小姐显然更擅长处理双方论点冲突时的应对之道。在驳倒对方的全部观点后,这场辩论已经渐渐变成了她单方面的演讲。甚至有评论希望李小姐办个语文辅导班,传授辩论(撕B)之道!
有分析指出图中左边的枪只是因透视原因偶然出现在俘虏头部附近。
但因为这张照片的经典性,我还是决定用它来解释用真话说谎的可行性
我个人热爱辩论。不是为了证明自己必须正确的抬扛式的辩论,而是我提出我对你论点中有漏洞的地方的反驳性看法,然后希望和你一同验证这两个矛盾观点为何发生冲突,从而将你的观点打磨成更加健壮的形态。
就像我经常会给别人的 pull request 写评语,不是为了批评他们做错了,而是用我的观点去打磨他提出的想法(pull request),最终获得一个更加健壮的系统。
事实上,最终经常会证明我的想法是多虑的 / 考虑不周的 / 逻辑错误的,这让我的观点被推翻了,但使我获得了思考同类问题时的经验,同时验证了对方的观点足以令人信服,如此双赢,何乐而不为?
然而最近一次在公司和中国人同事吃午饭的时候,我又一次抛出我的观点和同事的看法做辩论,却遇到了激烈的反击!
刚开始我们互相寻找对方观点中的漏洞,但渐渐的我不被允许说话,只能单方面的听他重申他的观点。本以为双方按顺序提出看法后自信的看对方如何反驳,没想到却变成了一场争夺话语权,以“你看你都急眼了吧,都开始打断我说话了(笑)。你知道你为什么要跟我争么,这表现出了你永远自以为正确的傲慢(笑)”的方式打压对方发言权的争斗。
我没有及时意识到这已经不是真理越辩越明,而是一场饭桌上的赌气战争。我一直等待对方发言结束好提出我满满的质疑却不可得,试图发声被打压和嘲弄。在这样焦急的忍受不公感受欺辱的过程中,我哭了。
真是连我自己都没有想到!为什么突然鼻子一酸,开始流眼泪了?!还是对方边忍着笑弯的嘴角,边指出“哎你别哭呀!(笑)”,我才发现自己的眼泪已经满出来了。
之后话题已经没法继续,午餐时间也快结束了。其他人不愿继续掺和,微笑退场,留下我和观点提出者两人自己收尾。
收尾时,在对这次事件的复盘中,他指出这件事起因在于我不应该在这个场合较真。
工作休息时间,大家聚在一起吃个午餐为的是休息放松。在这样的场合里我随便说一个话题,不是代表这是我经过严谨推理后得出的论点,请各位打磨,而是这是我抛出的一个话头,大家喜欢接可以接,没兴趣可以用一句“是吗!牛B!”带过即可。你在这里抓住这个话头展开分析,让场面变得严肃起来,结果可能给这次午餐的参与者留下不愉快的体验。这种较真应该用在工作之类更严所的场合,在娱乐场合营造轻松娱乐的氛围,会让人更容易接受你,也会为你创造更多人脉。
他在工作上是天才美术,轻松活动中是欢笑制造者,人缘无比好,公认情商高。而我工作上是自傲程序员,业余活动中是沉闷容易较真的话题终结者,人缘基本没有,情商是什么,能吃么?在这种巨大的差距面前,对方抛出的任何观点都可能被我照单全收。这很危险,所以我选择尽可能的记住当时的情况,等冷静下来之后再写出来慢慢思考。也就是说,在写这篇日志的时候,我对这件事还没有得出结论。我也不知道后面我会写些什么。但写成文字帮助分析这件事对我真的有效,所以下面我要开始用文字思考了。
就结果而言,这次辩论的结果显然是负面的,所以进行这场辩论是一个错误。但我最初的辩论是因为我对这个午餐话题有兴趣而进行的一种讨论,也是我参与这个娱乐话题的方式。如果因为是轻松场合就不允许有任何不同看法必须附和的话,那岂不是和跟领导吃饭没两样了。所以我最初接起这个话题的行为是没问题的,问题出在我接起话题到我被对方打压话语权到情绪失控的过程之间。
以他的情商,像这样不惜使用打压话语权的恶性话术和嘲弄的方式进行对话是很少见的,事实上是我第一次见到,没想到就亲身领教了。现在想想,原因可能是这次冲突的原始话题,一个传奇般的艺术工业院校。
他抛出了这个学校的一些传说和成就的话题,并表达了崇拜。我质疑传说的真实性和可行性。辩论到后面他提出你有没有想过我说的这些传说可能根本就不是真的,你的辩论没有意义?我表示我对你提出的这个传奇是否成立本身更有兴趣。即使你说的都是假的,甚至即使这个学校根本不存在我都毫不在意,我现在只想对你塑造的这个模型进行讨论。之后他拿出手机表示要证明这个学校真实存在,我则继续重申学校存在与否这一事实毫无意义,我只是看到那个“传说”的漏洞,想用我的质疑修正那个传说中不实的部分 …
写到这里我好像明白了。可能是因为他很喜欢那家学校,而我对那家学校本身存在的不屑激怒了他。而同时他对我对那个传说合理性的质疑表示不屑,认为我的观点没有意义一事激怒了我。所以之后进行的已经不是辩论,而是争斗。在与人争斗的经验方面,菜鸡如我显然不是他的对手,所以我的情绪崩溃本质上是打架打输了。这样我就明白了,在聚餐时打架显然是不可接受的。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下次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他说的注意休闲场合的空气氛围这一点是我之前没有想到的,它可以作为一个分辨辩论是否应该继续进行的参数指标。当对话进行到让周围的人无法参与,甚至感到不适时,就应该终止辩论,换一个话题了。
不过这样又有一个不可解释的问题,就是他既然可以感知到午餐的气氛不对,以他在制造轻松氛围的经验阅历和高超的情商加持下,为什么他没有去终止辩论,换一个话题呢?不是推卸终止话题一事的责任到他人身上,我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那以后肯定是以自己主动解决为默认行为倾向的。只是这次我确实还没有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当时他是唯一一个有能力主动化解纷争的人啊。
既然之后复盘时他可以清晰的展示这次事件的内部逻辑给我看,我想他当时一定已经知道局面需要化解,但因为他被激怒了,所以他做出了打架的决定。这时候讨论别人应该怎么做是没有意义的,能控制的只有自己。所以,如果自己能意识到正陷入打架状态,就尽快脱身。那,如果是不能退缩的一场搏斗呢?
因为我和这次事件的当事人是同事,虽然没有交情但肯定也没有仇恨,我们“打起来”是因为上头了。他打败了我但肯定不是为了摧毁我,事实上他之后的复盘是有一定善意也可能是愧疚的(毕竟把我打哭了= =),展示了他一架打完还是朋友的姿态。像这种打架,如果意识到了,我中盘认输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但人生中总会遇到“不能退缩的搏斗”,比如老罗和王自如的优酷直播论战。王自如当时的状态和我打架时几乎一模一样,本以为是双方按顺序发言,文明交换意见,结果上来被一顿猛揍,根本甭想好好说话,罗老师就是来打架的,目的是你死我活,要么我摧毁你的事业,要么我的事业被你摧毁。我在国内还是挺常见到这种恶意对打的,虽然程度没有这么惨烈,但看到有人明明自己有理却被别人的语言技巧痛殴,最终被吃瓜群众认定错在自己然后又是一顿舆论迫害时,还是很想强化一下自己在语言打架方面的能力的。不为下次跟同事打起来能痛快反击,只为必要时有能力守住阵地,不让自己蒙受本不应承受的损失。关于如何强化自己战斗力的问题,下次有机会会新写一篇日志来帮助思考的。
总结:
1. 参与没有恶意的朋友的活动时,要时刻顾虑活动氛围,不恶化气氛。(不是要自己去附和别人,只是注意在没有被侵犯到自身阵地的情况下,以多数人的感受为优先)
2. 在非严肃场合有观点冲突时,时刻观察自己或对方是否陷入战斗状态。如果有,立刻结束话题。自己主动认错 / 承认对方观点 的方法最为简单,练习让自己说出违心违背事实的话而不自我厌恶(刻意增厚脸皮)。
3. 在对方有恶意,严肃场合,自由搏击的环境中,不要以公平辩论的心态应对,场面胜利和逻辑胜利同样重要。记住自己正在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