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_border中年危机,又要开始刷算法啦

跟 D-Horse 同学通电话的时候聊了一些找工作的话题,加上我年纪也快到程序员年龄歧视线了,想趁着后悔之前再努力一把,于是我又开始刷算法了。

上一次是跟同事一起刷,他每天2道,我每天1道,结果人家去了外企,我放弃了。这就是差距吧= =

在我第一次知道程序公司大厂都是靠算法题筛选人才时,我是不服气的。因为当时我对把控一定规模的代码项目已经有了一些经验和感觉,算是刚刚看到了自己想要努力的方向。这时候突然有人说不我们要的不是这个,你方向有误,我是不太能接受的。而且常用容器的实现以外的算法在绝大多数程序员的工程项目中确实不是重要的能力,甚至算不上有用。尤其现在各个分支方向都有专业人士打理的现代,他们能封装出易用的接口,隐藏危险精密的核心算法部分,让善于组织工程项目的专家用来打造复杂的功能。这种各司其职的行业细分是进步的表现。就像我如果应聘混凝土调配师,你考我化学天经地义,可我是建筑设计师,知道想要什么强度什么特性时使用哪种材料就行了,完全没必要知道其中每种原料的具体提炼混合放置搅拌的细节吧。在这一点上我始终坚持我的观点:重度的算法和数学训练对非相关领域的工程师来说是非必须的。以前常有人说算法和数学是程序员的核心技能,这种自我陶醉的话说给懂行的人听听也就一笑而过了知道你在撒娇,可当年我初入行的时候总看到这种无法理解却又无人反驳的观点时,真的是非常的动摇,可以说影响极其恶劣。

现在对面试需要刷题这件事,我已经可以接受了。就像高考一样,我为了高考而学的除了英语以外的所有技能对高考后的人生都是无用的,但为了进大学,我还是接受了这个条件。高考是挑选强者,那我就跨过你设下的障碍成为强者,之后再回过头来评价高考岂不是更有底气?就像以前中国西化的时候,去国外学习先进技术回国建立新式学校的人,也是国内写八股文靠科举考出来的。这本就是选拔者嫌麻烦设置的一道障碍,妄想用来跨过障碍的努力能对自己的人生有什么帮助是没有必要的,它仅仅只是为了跨过这个障碍。如果你想跨过去,它能帮你跨过去,那就够了。这段努力的过程对你没有意义(有的话当然更好),结果才有。

bookmark_border我喜欢的游戏主播

先上结论:小米粥,大司马。

小米粥

第一次知道小米粥是在其他主播的qq群里看到有人发她拍得很漂亮的照片,追问之下知道了她的名字和直播间。之后去看了一下她的录播,发现她在直播镜头下很漂亮,同时性格很有趣,游戏也很c,就关注了。

现在漂亮的主播很多,可以说非常的多。我关注过很多第一眼很漂亮讲话很有趣的主播,但看过几次,每次看几分钟就饱了。想支撑起每天几个小时的直播,只靠美貌和互动还不是很足够吧。

小米粥吸引我长期关注她最大的原因是她的性格,人格,非常鲜明。

主播和观众互动,很多时候是需要一定的表演的,也可以叫人设。我本人有点道德洁癖,尤其对公众人物。如果对方暴露出过我不喜欢的人性,就会引起我剧烈而长久的抵触情绪,也许这就是我只能喜欢纸片人的原因吧哈哈。

说回来,主播的表演这个东西很容易触发我的厌恶。假装不经意暗示礼物,要礼物太过了,恶心!不要礼物,甚至劝粉丝不要送礼物,虚伪!对圈内节奏的态度:跟着喷,落井下石,抢道德制高点,趁机发泄网暴欲望,阴暗!强站挨骂方,论点站不住脚,无脑逆反心理,幼稚!不谈私下的生活和自己的真实想法,太表面,装!谈私下生活和想法不符合我的人生观价值观,道不同不喜欢!……

像这种对公众人物的挑剔让我很难有偶像。在其他领域,我勉强可以分别对待一个人的成就能力和他的私德,但在直播啊偶像这类靠人格魅力吸引观众的行业,真的很难有人让我很投入地喜欢。但是小米粥做到了。

小米粥对待礼物的态度是会读,会感谢,有时会以一种开玩笑似的夸张的热情态度恭维大老板,和他们互动,但是之后不会对这些老板们有暧昧的表现。嗯,不好描述,反正对这种送礼物的粉丝和女主播之间的关系保持了一种调侃的态度,看起来挺舒服的。

直播内容上,比起游戏,可能更像她说的,就是在”播自己”。我很喜欢她的聊天环节,看她聊对自己生活对圈内新闻的看法,不是强势的”我全对,我替你独立思考”(?),更多的是对自己观点的表达和反思。以心平气和的聊天而言,她对自己价值观的表达真的很有感染力,甚至让我接纳了以前一直不屑的在网上骂人这一不合理行为的合理性(笑)。下面贴出她对于网上骂人的理解,从视频 7:37 处开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4411s7BW?p=2

类似这样的思考的表达随机出现在她动辄持续几小时的聊天环节里,让我像收集宝可梦一样看遍她的录播寻找这些观点,来重新打磨和扩展我自己的价值观。

作为一个年过30的中年人,我的价值观已经很少有更新甚至改变了。小米粥大量自洽而明确的想法让我收获很多,和一个人聊天“有所收获”就是这种感觉吧。

另外一个喜欢她的地方是,在游戏直播圈里她是少有的关注后直播时期的人生规划的人,对学历和可积累的知识技能的重视和追求让我很喜欢。她的“大专人”的梗就是她经常聊到的学历的话题。她本身是成绩在可以去大学可以去大专之间去了大专,之后有段时期报名升本科的课程,但是中间就没了消息,似乎搁置了。最近她则是表示要暂停全职直播投入现实生活,大约是要专心升完本科,学完她报的各种班,和现实生活中的朋友玩耍之类的。虽然也说了也许读了两个月撑不住又会逃回来直播,不过我有预感这次她真的可以完成学业,总之我们拭目以待吧!

大司马

关注LOL圈子的人,即使并不看直播,也很难不认识马老师。

小米粥是激进的行事作风中散发出锐利的人格魅力,马老师则是蠢萌无害的表演风格下流露出本分厚道的人格魅力。反正在我这儿,人格不让我敬佩是很难混得下去的。

马老师的名场面很多,包括早期经济困难坚持做教学视频,直播没人气坚持做直播,微博有了100个粉丝就很感恩,爆火后依然在陋室直播之类的。

我虽然道德洁癖,但直播这个事还是要讲直播效果的。一个人只有正义的人格是不足以吸引我持续不断的观看他的直播的。就像一个忠臣如果除了忠诚以外做官做得不出彩,一个名将如果除了忠肝义胆之外打仗总也打不赢,那我也很难喜欢上他。

就像一个女主播第一吸引我的是颜值,之后我才有兴趣了解她的内在一样,马老师最先吸引我的是他的直播效果。这个效果有多好,看看b站有多少人持续多年专门剪辑马老师的视频就知道了,真是一个人养活了无数up主。但是就像漂亮的女主播会看饱一样,有趣的直播也有看腻的一天,能让我几年持续关注的人,必须要有好的人格魅力。马老师的这份魅力有点像一个让人尊敬的长辈,尤其配合他的直播人设有时候会故意装大人教育小孩儿地说些大话,有点膈应人,需要配合看他直播之外的表现区分出哪些是直播中表演的成分来解腻,才好消化。马老师大火之后因为这种表演风格惹来了很多的黑粉,那时候我才发现原来这并不是一种所有人都可以天然消化的魅力。为了避免推荐牛奶给乳糖不耐受的人给牛奶招黑,我之后就很少推荐大司马给别人了。喜欢的人自然会喜欢,无需解释。但是这种思考方式其实逃避了锻炼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的能力,长时间的回避向别人输出观点导致我在和人谈话的时候表达能力很差,尤其遇到理胜词败的时候巨生气有没有!所以今天我就硬是表达一下我为什么喜欢马老师吧。

先放一个我刚关注他的时候看的一次录播,从 10:55 处开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x411C74p

这里是马老师回应他在破旧的小屋里直播的照片被人发到网上引发大量同情和感动的事件。之后还讲到他出名之前那段艰苦生活,因为是从事自己喜欢的事还能赚钱,所以并没有觉得很苦,这里引起了我的共鸣。高中备考,留学备考阶段我也过了一段”苦日子“,现在回头看会觉得当时的自己真的很努力,很感激当时的自己肯吃那种苦,有一点感动。但在当时尤其是留学备考的时候,知道自己在朝着目标前进,只觉得自己没有在浪费时间,很充实,但借着惯性并没有觉得生活很苦很单调之类的。

后面马老师还讲了他对自己未来的期待和看法,因为不是演员歌手之类能出新作品的行业,如果自己不能有新的东西,一两年之后热度过去自己也会没落的。当时只是觉得他讲这些话的时候显得很真诚,这些简单的话,浅显的道理听起来却很有感染力。有些话是这样的,很多人表忠心的时候说过政治正确正义有道理的话,但是看他的表达配合平日的表现只会感觉虚伪。富有人格魅力的人说同样的话,配合平日言行相符的行为,就很令人信服。好像宗教的教条大多是老生常谈的正义空话,但配合拥有强烈人格魅力的宗教领袖就能发展成稳定的宗教。也许这就是现实扭曲力场吧。

我写日志前后加起来有10多年了,有时候明显能感觉到某段话我写出来无法像讲出来时那么有感染力,会失去很多写字时想表达的感情。本身我的作文水平就很低,读书多年一直保持作文稳定42分及格分的水平,高考估分直接估42也没有出任何偏差。这样的水平写日志我自己也挺不好意思的,只当是留给未来自己的回忆了。

看了这么多年游戏直播,我对有一口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产生了憧憬。加上朋友同事里也有偶尔做视频发布的,我在想,我博客的下一阶段是不是可以挑战一下视频的形式了呢?就算作为给未来自己的回忆,保存一段段年轻时的语音也是很有趣的啊。嗯,值得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