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说玉兔登月了,有点好奇评论区持什么观点,于是打开久违的新闻网站看了起来。结果有点意外,从最近一周甚至最近一月的新闻关注排行榜上找出最受关注的有关玉兔的新闻,评论参与人数也不过寥寥1w而已,有点失望。之后漫无目的的把窗口拖至网页下端,结果被推荐区里一条《李嘉诚红颜知己周凯旋:究竟特别在哪里》吸引了过去。通篇读完,不由得感慨,强者的魅力,无关男女。
周凯旋并不是出身财阀家族。不过毕竟是生在商人家庭,中学入读富豪云集的一流女校。在校期间积极参加社团活动,而且是学生会会长,在校颇有名气,深得学妹仰慕。
高中毕业的暑假去电台实习,实习结束后在昂贵的高档场地请电台同事吃谢师宴,对与他人“关系”的重视之早,策划之妥当,可见一斑。
年轻时的周凯旋结识了很多对她有很大帮助的人,其中很重要的一位是张培薇。据介绍,她当时喜欢周凯旋喜欢到“搬进周凯旋的家做闺蜜室友”,之后也合组公司,还帮助她认识了周凯旋之后人生路上的两个贵人——家族企业掌门人、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以及今天看到这篇新闻标题中提到的李嘉诚。
再后面就是她低调做事,保护自己作为“合伙人”的立场,不依附于任何人的女强人事迹了。
整篇文章中我比较在意的事有两点:
1)她学生时代已经很注意与人之间的交往,做事有目的,而且能够达成。
想我在中学时代,甚至直到不久以前也一直把提高个人技术(中学时是解题能力)看作唯一要务。不过到现在工作了大半年,我已经明显感觉到有一种“做成事”的能力,它和做这件事时所需的具体技术细节并不十分相关。我以前一直很轻视的“学生会”、“社团”,都是可以磨练到这种能力的地方。其实很久以前我就非常频繁地看到听到人们讨论这种能力,但我还是经历了如此漫长思考,才终于认同它的存在。这种感觉就像我第一次领悟2D游戏开发的节点框架,第一次读过设计模式,第一次参观过豆瓣搭讪小组时的感觉一样,夸张点说就是“看到一扇通往新世界的门,在我面前打开”
2)她被人喜欢,喜欢到有同性愿意搬去和她同住,做室友。
我离开大学还不算久,对室友这个词还很亲切。大学时代的室友现在都是我极致亲密的好友,虽然离得很远,但随时可以打电话骚扰。与人成为室友,最后多半都会产生如此之深的羁绊。周凯旋让她的朋友喜欢她喜欢到想和她这么亲密,这真的是让我羡慕佩服到五体投地的魅力。我想象了一下我想和谁成为室友,想来想去还是大学时代的那些好友吧。虽然在大学之前之后也认识并喜欢、欣赏过很多人,但要达到想和一个人做“室友”的程度,至少我要知道这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容易生气,至少不生我的气,不会翻脸,安全可靠,对我的生活也不会做过多干涉。在这基础上,我们还要有比较接近的道德观价值观政治立场,有一些共同的乐趣爱好,最好有一些可以一起努力的目标,有些可以一起参与的活动……怎么感觉好像在讲我的择偶观
总之周凯旋作为一个被人拿择偶标准来衡量都属合格的人,难怪会得到众多贵人提携。至于“红颜知己”这个称谓也不算是乱扣,毕竟是拿择偶标准来衡量都过关了的人,异性与之交往时很难不动心吧。
希望我今后也能成为让别人愿意做我室友的人,我也会为之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