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_border【翻译】亲手做的饭菜很可口(出自《加油吧!女孩》)

原文出处: 《加油吧!女孩》

作者: 安达充

翻译:基拉铃妖

要说挑不挑食的话,我是属于完全不挑食的那一类的。因为经常要在工作途中急急忙忙把饭吃完,所以像“细细品尝”呀、“享受吃饭时的气氛”呀什么的,我已经很多年没有体会过了。我本来就不是为食物而执着的人,所以也没有为此觉得有什么遗憾啦。有的人总是吵着说“这个应该这么吃”什么的吧,我可不想跟那样的人一起吃饭,因为我是“随意”派的嘛。
所以和女孩子约会的时候问她“想吃什么”的时候,被回答说“什么都好呀”的时候,我就很为难了。因为我对哪里有适合跟女孩子一起去的那种品味很好的店,是一点头绪也没有啊。如果女孩有想去的店就好了,会这样想的男人,应该不止我一个吧。
比起“就吃这个吧”的说法,我更喜欢女孩说“我喜欢这个”。以随便选一个的态度点菜,对做菜的人来说也很失礼吧。考虑到做厨师的心情,吃饭的时候就开开心心大口大口地吃吧。不过也不要吃得太夸张,吃到被周围的人围观就不好了。
印象中,吃饭的时候通常都是男方会先吃完吧。我虽然吃得也很快,可印象中却都是女孩子那边瞬间把饭吃完,为什么呢。
擅长做菜的女孩子是非常有魅力的。即使像我这中对吃不是很在意的人,也还是会觉得那样的女孩子非常的美好。能用一般的材料作出简单可口的料理,真好啊。如果是做复杂的法式料理的话,反而比较头疼。看着人家花了好几个小时精心调制的料理,我这边也会有“不细细品味可不行啊!”之类的压力的。我只要能在外面吃上两口乱七八糟的东西就足够啦。哼着小曲做个菠菜拌芝麻什么的……我想这正是男孩子喜欢的“老妈的味道”哦。因为老妈才不会去做要花几个小时才能做好的复杂料理呢。
高中生左右的女孩子的话,不时会做一些饼干啊、烤点蛋糕什么的。不过,那种东西,男孩子可不怎么喜欢。饼干啊蛋糕什么的,男孩们一般是不吃的吧。基本上,在签名会之类的场合,有时会有小读者用画好图案的瓶子装满亲手做的饼干送给我,但是我其实都不怎么吃的。相比之下,能做得一手美味的味噌汤的人倒更有魅力一些。
心里想着“希望亲手做料理给心爱的男朋友吃”的女孩子,在哪里都一定会受欢迎的。经常有为BF做便当的女孩子吧。男朋友加入运动部了的话,想做好吃的东西慰劳他什么的……但是被大家看到自己收女朋友的便当,男孩那边会很不好意思的呀。在社团里和其他男孩一起活动的时候,大家总是会在差不多的时候一起去吃饭吧。如果朋友说“嘿,走吃饭去吧”的时候,自己却一个人吃上精致的便当的话,非被同伴气得打翻在地不可。
虽然收下整份便当很不好意思,但如果是看到好吃的东西夹上两口的话,倒是不会闹别扭。“这个,很好吃哦。要不要尝尝看?”,这样说的话,他也能坦然出手了。如果想让男孩吃自己亲手做的料理的话,这也许是个不错的办法。这时候如果他说“还想多吃点”的话,再为他做便当就好了。……不过我是没体遇到过这样幸福的事就是了……

如果男孩觉得很好吃的话,自然会问“这是谁做的”之类的话,这时候再说是自己做的就好了。还没被问起的时候,像是“这是我亲手做的”之类的话,还是暂时不要说出来为妙啊。另外还可以悄悄地观察男孩的便当,看看他平常吃些什么,然后针对性地加些他平常吃不到的东西进去,给他一个惊喜。可以像这样尝试各种各样的小花招哦。

会做饼干也很好啦,但还是会做日常料理的女性更有魅力哦。加油吧! 

=== 特别附录 ===

头一次知道菠菜撒芝麻这道菜,真是懒人必备技能啊

bookmark_border【翻译】真正的朋友 (出自《加油吧!女孩》)

原文出处: 《加油吧!女孩》

作者: 安达充

翻译:基拉铃妖

我呢,有很多朋友哦。要说老朋友,从小学开始的朋友都有呢。尽是些学习不怎么样的家伙(笑)。虽然也和成绩好的孩子来往,不过一直交往下来的,还是那些吊车尾的家伙们。为什么跟他们一直交往下来了呢……总之都是些有趣的家伙啦,他们。即使隔了一年再见面,还是能毫不介意地愉快相处……是因他们身上的什么吸引我跟他们交往下来的呢……不是这样的啦。那种东西以后再考虑就好了,就这么一直交往了下来。

我们是不太相互干涉对方的。虽然意外地保留了一些距离地在交往,不过也许这正是长期保持关系的秘诀也说不定呢。我是AB型,所以对别人介入自己的生活一事是比较介意的。不想说的事也是肯定不会说的。就算对方有什么烦恼,在他说出口以前我是不会去问的。我似乎和能理解这种氛围的人比较能合得来呢。

朋友呢,即使没有具体帮什么忙,还是会在精神方面有很多帮助的。也许我已经和他们成为“挚友”了吧,可我并不太喜欢“挚友”这个词。成为“挚友”什么的总觉得很累,要是换成成为“朋友”就好了。我是说用词方面。

女孩子的话,稍微关系好一点就马上说“我们是挚友哦”什么的,我想那样一定很累吧。连厕所都要一起去呢。那不是“挚友”,只是关系好吧。感觉稍微吵起来了的话,马上关系就会破裂的样子。真正的朋友,是不会为吵架之类的事而翻脸的。

以前开始就常听人说,女性之间的友情是难以长久的。虽然也会有例外,不过大体上是说的没错了。要说为什么不能长久,不是有在高中时代,在交到男朋友以前暂且排解寂寞而交朋友的时候吗。交到男朋友以后就光顾着男朋友,女性朋友们就放着不管了,这种事应该都见过吧。男生这边则是依然很重视和男性朋友之间的友情,必要的时候也会果断跟女朋友说“今天已经跟那家伙越好了嘛”(所以不能陪你了)。女孩子中则很少有人会采取这种态度。

轻易地谈起和男朋友的烦恼之类的,好像也是女孩之间友情破裂的原因呢。明明没想跟你说,却还是要主动问过去,“跟男朋友怎么啦”什么的。愿意回答还好,可也有不想跟别人说的时候吧。“我来问候问候你吧”的态度什么的,看起来却好像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才问的。我觉得还是不要做这样的事比较好。

两人之间的问题只有当事人才知道,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当事人可不好。“跟那种人分手吧”之类的煽动更可能惹怒对方,招来“这是我的自由吧?”这样的回答,这是何苦的嘛。我觉得做这种事惹怒对方,会在友情上增添裂痕的。

与其不得体地安慰对方,不如任对方肆意悲伤。不管不顾地上前干涉什么的,还是尽量避免吧。如果是真正的朋友,看到对方烦恼的时候任其烦恼,才是体贴的表现吧。保持一段距离,在远处默默关注,这才是关系好的表现。如果是他一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的话,他就会来跟你商量了。到那时候再认真地给他出主意就好了。

此外经常成为问题的,是男女之间的友情。这虽然是种危险的关系,但也不至于无法存在。只是被人告白说“请和我交往吧”的时候,回答说“让我们做好朋友吧”的朋友关系就比较微妙了。如果考虑到对方的感受,就不会说出那样的话了吧。应该尽量不理睬对方才好吧……

虽然很困难,但真的很想交很多真正意义上的好朋友啊。

bookmark_border【翻译】怀抱梦想吧 (出自《加油吧!女孩》)

原文出处: 《加油吧!女孩》

作者: 安达充

翻译:基拉铃妖

我有“当个漫画家吧”这种具体的想法,是在进入高中以后。当时有一个叫《コム》的杂志,在老哥的建议下,我第一次画了可以称之为作品的东西寄了过去,结果取得了不错的评价。老哥知道了以后,就打算劝我当漫画家了的样子,嗯。因为他已经按父母的期望去公司上班了,所以就以“让阿充去做他自己喜欢的事吧”这样很装B的理由说服了父母。不过后来老哥瞒着父母也改行当了漫画家呢(笑)。

高中毕业后,我当上了漫画家助手,一年后出道。没怎么遇到挫折,就这么当上了漫画家。我的梦想啊,就是可以画画和有饱饭吃。所以梦想都已经实现啦。不过没想到工作会像现在这么繁忙,所以有时也会迷茫啦。

像我这样能把喜欢做的事当工作的人可能不多,但不管什么样的男人,大家都会有自己的梦想吧,工作上的也好,工作以外的也好。为了生存没办法必须得去上班,不过在家的时候还是会制作船的模型什么的吧。像小孩子那样专注在一些无聊的事情上。但是,就算是“无聊的事情”,那也是“梦想”哦。一边做航模,一边幻想在大海中航海的样子什么的。真希望女人也能在心里留下些梦想呢。

女孩子里面,爱算计的人反倒很多。高中毕业以后姑且先读个大学或者短大什么的,毕业后当个粉领上班族,找到合适的人就结婚。从结果来说这样是没什么不好啦,可从一开始就这么打算也未免太无聊了吧。虽然到了24、5岁就会被人说该结婚了什么的,不过那种话不要理它就是了。我觉得只要自己没有“结婚也不错嘛”的想法,就不要因为年龄而考虑结婚的必要嘛。我倒不觉得到25岁依然独身有什么奇怪的,只要这是她本人的意愿。

女孩子啊,真的没有自己想做的事么。没有什么梦想之类的东西吗。“总有一天要跟人结婚的,人生理想什么的有了又能怎样呢”,这样想的人很多吧。抛弃这种想法,什么都好先确定一个目标然后为此拼命努力就可以了呀。我认为没有过这样的体验的女孩子,是无法理解男人的事业的。当个笨太太可不好。老公辛苦了一天回到家,却还要叫他去把门外的垃圾怎么样怎么样,可不要变成这样的太太啊。

女人一旦结了婚,就好象自己的人生已经告一段落,接下来就要把梦想托付给别人了。总之先托付给老公吧。所以总是念叨着老公什么时候才能出人头地啊什么的。有了孩子以后,又要把梦想托付给孩子了……可是,这样的话你自己的人生理想又要怎么办呢?不是把孩子培养好就了不起了,请把自己也一起培养起来吧。

到了17岁左右,就会开始反感周围罗嗦的大妈了吧。有一天自己竟然也不知不觉地变成了那样的大妈,这才是最可怕的。如果不希望自己变成那样,就应该想想今后如何才能不成长为那样的大人。真不想变成那种厚脸皮的大妈啊。始终不忘儿时心情的人,总是有魅力的。我觉得イルカ在这方面就很了不起。水森亚土之类的也是。女孩子中像她们那样的人,真是很少呀。

毕竟是自己的人生,该怎么好好享受呢。“能结婚就可以了”什么的,未免太无趣了吧?女性在结婚以后也要继续成长呀。梦想什么的不能实现也没有关系,只是拥有梦想就已经非常有魅力了。我觉得变成老婆婆以后还能继续追寻梦想的女性,是非常美丽的。啊,追寻梦想的同时,管理家计方面还是要现实一点啊,嗯。

bookmark_border【翻译】咳咳…… (出自《加油吧!女孩》)

原文出处: 《加油吧!女孩》

作者: 安达充

翻译:基拉铃妖


现在的女高中生啊,都开始化妆了吗?上学的时候也是吗?这样的话,可不好办啊。化着妆穿水手服很显眼,看起来好像粗俗电影一样。如果是因为希望被男生称赞“好漂亮啊”而开始化妆的话,那你可就搞错了哦。同学们恐怕不会喜欢这种装扮的。因为那些女孩总是做些好像把同年级的男生当傻瓜一样的事不是吗。把裙子弄长、抽着烟、总是一副“我可比你们成熟多了”的样子。即使像那样逞能也一点都没能变得更帅气,而且那种样子也完全称不上成熟吧。

我在画漫画的彩页时,也不怎么喜欢给女孩子的嘴唇涂成红色,因为我不太喜欢嘛。为什么呢。让角色穿正式的洋装时是会涂口红啦,但是穿便服的时候是不会涂的,可还是很漂亮呀。因为像美雪和小南,她们的魅力就在于那种清纯感。总觉得全白的衬衫更适合她们……(kira吐槽:这是因为纯白衬衫最好画吧#=_=)当然,让她们抽烟的场面更是无法想象。假装“咳咳”还算可爱,真的抽烟就完全不可爱了。想逞强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我觉得那个逞强的方向稍微有点不对头。

因为那不是男孩子们向往的成熟味。该怎么说呢。到别人的服装不经意间散发出的成熟气息时,心里会“噗通”一下吧。人们穿制服和便服时给人的印象是会不一样的,穿便服时能给人以强烈印象的人,才是男孩子们佩服的对象。这种印象不是逞强刻意制造的,必须是自然而然散发出来的才行。就好象,一个一直唠叨个不停的家伙沉默的时候,会突然显得很有型吧?就是那种落差感呀。

让自己看起来更成熟,是想展现给同级生看的吧?“要比那个人更早变成大人!”之类的竞争心理吧?这可真是小气呢,大家一起成长不好么。和周围的人比较什么的,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吧。在同学中的话,稍微逞逞强也许就能变得醒目一点,可进入社会以后就不会那么醒目了。因为周围全都是比自己出色的人呀。特色什么的,是在自己都不知道的时候慢慢成长起来的。

正面意义上的“成为大人”,真的是很困难。大人啊,必须要承担很多奇怪的责任,以及其他各样的麻烦事呢。

想逞能的感觉,我是一次都没有过呢。虽然被同级生说过我像个懒散的大叔什么的,不过这可不是我想成为的类型哦(笑)。我反倒是不想长大,不想变成奇怪的大人,这方面的想法更多一些呢。我觉得当时我是一直抱持着“自己是个小孩子”的自觉的。

进入社会以后,那份坦率也是很有益的。因为我是吸收力很强的类型,所以从年长的编辑和原作者那里吸收到了很多的益处。我很幸运地得到了他们的帮助,就这样自然而然地成长了起来。画《NINE》的时候我已经27岁了,那个年纪的我当时才第一次思考“青春到底是什么”的呢。我是和主人公们一起成长,一起思考的。和正经历青春时期的自己相比,我觉得画《NINE》的时候的自己反而能以稍微远离青春时代的姿态更冷静地思考青春了呢。

与其以成为大人为目标而努力,我觉得为不忘记儿时的心情而努力,反倒更难上许多呢。毕竟成为奇怪的大人还是很简单的。因为就算不想,只要时间到了也会成为大人,所以与其想怎么让自已一个人更快长大,倒不如多考虑一下如何跟同级生好好交往呢。总是光顾着逞强的话,吸收力会变弱哦。

人就是一边大量吸收,一边把没用的吐掉,一边在这样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哟。一定是这样的。

bookmark_border【翻译】 独特的“留白”中生出的万物 (出自《安达充——世阿弥一般的存在》)

原文出处:《安达充——世阿弥一般的存在》

翻译:基拉铃妖


独特的“留白”中生出的万物

安达充的漫画超好看。

很多人都承认安达充的漫画里有着独特的深奥韵味。

那么,为什么安达充漫画如此的深奥,读起来却很轻松呢。

笔者认为,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elimination(消去)的效果。

让我慢慢地,清楚地解释这个问题吧。

要说安达充作品的特征的话,首当其冲的就是他那独特的“留白”了。

表现男女主角心意相通的情节里,两人总是像约好了一样,一言不发地默默注视对方。

那时,2人的表情总是非常的微妙,看不出是在微笑着还是在苦恼着。要是给这个场景配上拟声词的话,应该是“扑通”这样的心跳音吧。

这个相互注视的情节所带来的“留白”的效果,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节奏。省略掉多余的内容,这样读者比较容易理解,可以流畅地翻页。

第二,余白中生出的内容。作者没有说明相互注视的二人的心情,这里的余白就可以由读者自由填补了。

这里的“余白”,恐怕是安达充刻意去除台词和情感后诞生的吧。

爱情喜剧中男女主角互通心意的情节,可说是全剧的最高潮。在这样的场景中也还是要选择舍去一些,这就是安达充最大的特征,可说是他的强项之一吧。

让我以“棒球英豪”来举例吧。

二人互通心意,最最有名的情节,就是达也向小南告白的场面(《上杉达也爱浅仓南》之卷)。不过这里要说的是在那之前一点,达也刚获得了甲子园出线权的时候的剧情。

击败宿敌学校须见工,获得甲子园出线权,终于踏上回程的达也的情节。

在回家的路上,达也关心着怀着复杂心情的棒球队的经理、新田的妹妹由加,对关心自己身体的孝太郎做出懒散的样子说着“热死啦”。达也以自己特有的温柔关心着身边的人,展现着自己坚强的一面。所以他会被人称作是“温柔的哥哥”。

这样的达也和大家告别后独自回家,气氛突然变得有些伤感了。无意识地抬头仰望夜空,有一颗流星划过……(这颗流星,也许正是达也对和也所抱有的感情的投影吧)

终于走回家门口的达也,看到正靠在墙边等待自己归来的小南。

看到小南身影的一瞬间,一直隐藏着一身疲惫的达也,终于安下心来,就这么倒了下去。

小南急忙跑到达也身边。

看到达也就这么沉沉地睡在了路边的地上。

凝视着达也睡相的小南,一片广阔的夜空,画到这里,这一话就这样结束了。(《热死啦》之卷)

以上,各位明白了吧。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这在电影《洛奇》里的话正是洛奇大喊“艾黛丽安——!!”的高潮场景吧,可安达充却让小南连“恭喜你甲子园出线”之类的话都没有说。

后来,在看望完柏叶教练回家的路上,小南跟达也用力地握了手,并向他深鞠了一躬,但安达充还是没有让小南说出任何感谢的话。

当然不会说了,因为在“棒球英豪”整部作品中,小南都不曾因达也实现自己的甲子园心愿而对他说出任何感谢的话。

曾经那样地煽动和也,对继承和也遗志的达也也全力地支持。即便是这样,在愿望终于实现以后,小南还是不曾在达也面前说出过“谢谢”或是“恭喜”之类的话。

bookmark_border【翻译】前言 (出自《安达充——世阿弥一般的存在》)

原文出处:《安达充——世阿弥一般的存在》

翻译:基拉铃妖


前言

“寻找小南吧!”

在以前的晚间新闻节目中,曾有过这样标题的单元。就是那个在1980年中期到1990年代期间,在富士电视台放映的“FNN super time”里。内容非常简单,就是“在日本全国寻找运动系美少女,然后让大家欣赏吧”的节目,30岁以上的人里,很多都对这个节目有印象吧。

“寻找小南吧!”

真是个好标题。一句话就把活动主旨给交代清楚了。这里的“小南”,指的当然就是“棒球英豪”里的浅仓南了。当时的观众们一听到“小南”,就会直接脑补成“理想中的美少女”的样子。

光凭这一件事,就足可见“棒球英豪”和他的作者是多么有影响力的存在了。在现在的25到45岁的日本人中,恐怕没有谁没听说过“安达充”这个名字吧。毫无疑问,他是可以代表日本漫画界的“国民级作家”。他的作品的单行本累计发行量已经超过了2亿本,接近国内总人口数的2倍。

然而,明明是这样有人气的作家,为什么却很少有针对他的作品进行的讨论,成体系地对作品进行分析的书就更是少之又少了呢。这实在是不可思议。安达充的作品,可以说是我们青春的象征。不是因为王贞治或长岛茂雄,而是因为崇拜“棒球英豪”的上杉达也才开始打棒球的人应该不少吧。 不是同学也不是偶像,而是以浅仓南为初恋对象的人应该很多吧。对青梅竹马呀、学习小屋充满向往的人就更多了。人与人之间是会有不同的,但对在那个年代中度过了青春的人们来说,安达充就是他们的“共同经历”,是至今依然通用的“共同语言”。

这样的话,能不能写一本一边联系着我们这一代人,一边讨论安达充作品的书呢?既然是和我们的人生如此密切相关的作品,一定对我们这一代人产生了很多影响吧。

这就是我决定写这本书的契机。当然,笔者自己也是长期阅读安达充作品的资深粉丝,显然也是受其影响的人们中的一员了。

第一章首先介绍安达充作品中的技术性手法。试着揭示他那至今未曾被深入研究过的、独特的“余白”的秘密呀,主要角色总是长着同一张脸的理由之类的问题。另外,还将介绍作品背后的关键人物——作者安达充的成长经历。

在第二章中,将谈论和安达充一起度过多愁善感的青春时代的、本书中将之称为“棒球英豪世代”的一代人,他们的时代背景和安达充漫画的种种关系。

第三章中,将以那些和安达充漫画中的角色相似的、本书中称之为“安达充症候群”的人们的言行进行观察分析。和现在的“草食系”一样,他们专注于自身的生活,心态平和。

在第四章中,根据对Fans们的问卷调查的结果,从女性的视角来分析安达充作品的魅力。通过男女读者视角的不同,以浅仓南和上杉达也这两位著名角色为中心进行分析。

因笔者能力有限,书中难免有些论述不清、解说拙劣的地方,对此我深表歉意。对于书中时常出现的笔者自以为是的主张和分析,还请您将之看作是笔者对作品用情过深所导致的行事失当,以宽大的心胸原谅笔者吧。

不过,如此多角度地讨论安达充和他的作品集的书,也是过去几乎不曾有过的吧。只对这一点,笔者抱有绝对的自信。

不论男性还是女性,如果能让各位读者有了哪怕一点点回到了青春时代的感觉,就足以令笔者满足了。

bookmark_border【反省】集中力是好事,但也要看场合

原计划昨天做一点翻译的,结果到家就开始搞我的android平板越狱大业,却偏偏总也弄不好!

发现势头不对的时候,尚存一丝理智的自己做出了“只搞两小时”的决定。然后转眼就吧时间跑到脑后了

从开始查资料,到备份,刷系统,root,还原软件,全套弄完一共花了8个多小时!损失之惨重难以言表,硬要说的话就是想找块豆腐撞死的感觉

本想着今天一定要吧损失补回来的,可噩梦还是没有放过我。今早起来,刚想欣赏一下昨天8小时的成果,却发现平板的系统时钟不动了!于是,又一个上午花出去了。不过这次开始的时候就稍微有了一些觉悟:“搞不定就重装”。这听起来挺平常的吧,但对我来说这已经是非常大的让步了。在大学时代,我无数次徒手和电脑病毒搏斗,和蓝屏死机对抗,期间的信念是“修复==治愈,重装==杀死了再生一个”。所以每次在问答网站看到一大批人对所有电脑故障的建议都是“重装系统”的时候,一种道义上的优越感便油然而生。这种坚持的表现之一,就是在我漫长的电脑使用史中,给自己的主要电脑重装系统的经历,仅有1次。

其实,很多问题都是重装比解决更简单。但我总觉得遇到问题就应该找出原因,而不是推翻重来,即使找出原因花费的时间和事后的稳定性都不如直接重装系统。

要是在以前,时间一抓一大把,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还能长点知识,喜欢那条难走的路也没什么不好。可是最近,我越来越觉得这样的坚持是弊大于利的。 修电脑的那些冷门小技巧并不是我所追求的,他们只是我解决问题时的一点点副产物而已。可为了他们,我失去的时间却是本应该被花在对我最最重要,最最紧急的事情上的时间。

8个小时,慢慢看也能看掉80页日文文字书了。这对正处在瓶颈期,希望靠加大训练量来突破瓶颈的我来说是何等重要! 这是“原道N90 root需要先给PC端安装android驱动,可以用豌豆荚识别到平板后自动安装或者驱动精灵2011版识别到平板后安装,但是两者都识别不到我的N90!此时需要先去官网下2918批量刷机工具,用里面的win7目录中的文件给64位系统安装N90的PC端驱动。想装驱动但是电脑并没有识别到没有驱动的N90!此时要先关闭平板,然后按住音量-键(而不是开机键)重新连接电脑,这样就可以安装刚才的驱动了。驱动装好后就可以用superoneclick2.3.1.0版root原道N90了,但是superoneclike不识别我的N90!于是试着用官方的2918刷机工具刷了一个更新版本的ROM,但superoneclick还是无所作为。再换tr什么recovery还是什么的,也是无效。最后找到刷机精灵,成功识别到原道N90,用它的一键root工具,10秒搞定了root权限。但是安装了go桌面、定时器等一堆稀奇古怪的新应用以后,突然发现自己的系统时间不走了!怎么着都不走了,就是不走了。一切尝试失败之后,果断冲刷Rom。先用了刷机精灵自带的一键刷ROM功能,结果平板黑屏,刷机精灵的刷机进度卡在30%不动,不敢拔,等了半天又没结果,索性重启平板,换用官方的2918刷机工具充刷系统。一开始很惊讶2918工具竟然也识别不到平板了,后来发现要先选中ROM,然后才会识别到平板。2918重刷一切顺利,之后把自己所需的最低限度的程序装了回去,平板任务结束。期间发现class4的tf卡写入速度真的能达到4M/s,class10的tf卡写入速度真的可以达到10M/s。但是因为我的大文件多存放在自家NAS里,NAS是网线和路由器直连,但笔记本是无限网络和路由器相连,笔记本的网卡是65M的,实际上在和路由器隔着10米不到的情况下,从NAS经由PC将文件写入TF卡的速度只能达到2.5M左右,此时操作NAS会很卡,说明速度瓶颈在PC和NAS之间的连接速度。查了一下淘宝,USB口的外置网卡有300M80多块钱的版本,可以考虑。同时,我的Synology牌NAS支持的巴法洛网卡最高也是支持到300M,可以买两个,一个给笔记本,一个给NAS,这样NAS就不用受网线限制,只需要电源插座了。不过这样一来,现在的300M路由器又成了瓶颈,到时候可能要换1000M路由器了。逛淘宝期间还顺手查了一下SSD高速固态硬盘,现在128G只要600多块钱了,价钱越来越接近平民水准了,可以考虑买一块给自己的电脑启动提速。但是现在很多软件是正版的,能不能整个硬盘拷贝到新的SSD上,实现无伤搬迁系统盘呢?这方面水太深,时间有限就不细查了。不过知道了有个光驱位硬盘这么个东西,也算是有收货了”之类无意义的知识比得了的吗?!

结论:对于自己的信息成瘾问题,以后一定要注意克制。“追求知识”并不是万能的挡箭牌,因为追求那些意义不明的知识的时候也放弃了追求其他知识的机会。知识是有价的,对特定人来说,有些知识就是比另外一些贵重。要保护那些重要的知识,尤其是还没弄到手的那些。

=== 完 ===

感谢以下赞助商提供本次吐槽素材(不对

三星 32G class10 microSD卡(TF卡)

原道N90 (旧版,非双擎版)

DiskStation DS110J (文中的NAS)

原道N90 2918刷机工具: http://down.yuandaocn.com/%E5%88%B7%E6%9C%BA%E5%B7%A5%E5%85%B7/2918%E9%87%8F%E4%BA%A7%E5%B7%A5%E5%85%B7.rar

N90-4.03-20120409-正式版固件: http://down.yuandaocn.com/%E6%99%BA%E8%83%BD%E5%B9%B3%E6%9D%BF/N90/N90-4.03-20120409-%E6%AD%A3%E5%BC%8F%E7%89%88%E5%9B%BA%E4%BB%B6.zip

豌豆荚window端: http://mir.wandoujia.com/files/release2/WanDouJia_2.18.0.1406_homepage.exe

刷机精灵http://www.shuame.com/ 

bookmark_border我要补充ACG精神能量!

我觉得最近对游戏和动画和漫画的爱有下降的趋势!这可不好!!我需要补充能量!

方法呢,暂时还没想清楚。

大的方向是,做一些耗时不多、力所能及、有明确的“完成”标准、完成后可以带来成就感的,和ACG社群相关的事情。

比如:

参加一些展会/活动/抽选/见面会。去完回来了就是“完成”。

临摹/翻译/写新番观后感。 难度高了一点,但是放低要求的话还是不难实现的。“完成”的标志就是画完/写完。

*待补充

bookmark_border我不爱创新

最近几年听公司和牛人演讲的时候,总是会被铺天盖地的“创新”压得透不过起来。所有人都在强调“只有创新才是出路”,“守旧只有死路一条”,“知道XX为什么不行了吗?因为他不懂得创新!”,“我们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是啊是啊,总觉得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问题是,我不爱创新,怎么办?

相比于寻找谁都没想到的大热门好点子,我更喜欢实现前人早已实现过的小系统,小工具。把一个东西做到能用,好扩展,容易调试,对我来说是莫大的享受。但让我坐下来想一个别人都没想到的新系统,找出谁都没发现的潜在需求,写一个完整可行的新企划,就是一种煎熬了。

这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特征,但这是我的事实,我得面对它。

我从小时候起就很喜欢画画,具体来说是喜欢临摹。临出来的画如果很漂亮,我就会觉得很满足,要是再能得到别人的夸奖那就更开心啦。但是我几乎从来不画原创作品,每次提起笔来都是满脑的空白,硬着头皮画出来的东西也很难看,我无法从原创图中获得乐趣。

学做游戏时,我想的都是如何实现一个现有的游戏系统。后来和社团的同学一起做游戏,我想的则是如何实现游戏策划者想出来的点子。在社团里和别人一起做游戏的经历让我很感慨,有人虽然不会编程序,但能想出很有趣的玩法;有人则只是以实现别人的创意为乐(我)。一个游戏好玩不好玩,应该是看玩法和用户界面,而不应该是拼程序算法,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现在的玩法千篇一律但是画面效果超群的游戏很无聊。更精致的电影级画面绝对是让人更加享受了,但我还是要说,作为“游戏”,它很无聊。嗯,果然“创新”很重要,我真的很希望有人能想到并作出点新东西,但我觉得那个人不会是我。

小的创新,比如我听到设计者告诉我他希望游戏怎样运作时,我会想一些逻辑去实现它,这些逻辑是我没见过的,我想出来的,这应该算是一种创新吧,这种的我喜欢。或者说,我喜欢为实现某个具体目标而创造(想出)解决方案,而那些“创新型人才”则擅长“无中生有”的创造。(吐槽:“无懈可击”!)

不喜欢创新,所以我想选一条“技术专精”的路线。但当被同样是技术型理科出身的人严肃问道“那你技术很强吗?你平时会花很多时间学习技术并以此为乐吗?”,我也只能老实回答“不强,平时也没怎么花时间。我只是不擅长创造,所以觉得自己应该走技术路线”=_=b 

苦逼啊!

也许,也许现在的不爱创造只是因为自己能力和经验都太少,在这个高度能看到的地方已经全数被人家开发过了,所以感觉创新无望??是不是技术提高技术到新高度就可以改变心态了?? 

可是,我画画已经有一定基础了,但还是不愿意画原创啊。其他原创型画手在完全画不来的时代就开始以原创图为乐了啊……

程序的话,我也已经能边学边实现很多事了,我也有些想做的事。虽然都不是什么伟大创新,但是把现有成品技术拼起来就能做出那个我很想要的顺手工具了呀,却不肯动手……

哎,为什么每次做总结做到后面都会展开成一次自我批判啊Orz…… 我习惯拿自己和高手、精英们比较,然后发现自己比不过人家,然后就开始消沉、自卑。 所以混到现在都没攒出几点自信的魅力啊岂可秀! 

我也很牛的啊!拿我现在的能力安到别人身上人家肯定自信心大涨的啊!为什么不满足,总是还想要更多,赚不到就觉得亏了呢?! 这不是个人能力的问题,这是心理健康的问题吧!

唉,希望有人能帮我确诊说我是“焦虑症”,然后我就可以安心地把所有不快都推卸给这个病症,然后药物消灭它了。

bookmark_border冰果17话观后感 有超群才能的人,就有施展才能的义务

在我所倾注热情的领域,他有着我无法望其项背的才能。但他本人却不以为然,对这份才能毫不在意。

此时『我』对『他』所抱持的感情,应该算是『嫉妒』吧,但又不太像。如果『他』能重视这份才能,『我』只会继续敬佩这位人才,真心为他的成就而高兴吧。冰果里两位男主角之间的感情,就是这种仰望、期待、失望、嫉妒的混合物。

我经常意识到的,是和上面冰果所传达的,稍微有点不一样的感情。比如说,对漂亮的小女孩,我希望她能亲切活泼,会活跃的和她身边的人交往、打招呼、参与他们的生活。在她最耀眼的时候,给懂得欣赏这份美的人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这里,她的美丽是一份无双的才能,带着这份美进入他人的生活,是对这种才能的施展。嗯,高中的时候常常会想这个,因为班上正好有这样美丽亲切又适当地施展着自己的美丽的孩子吧,也许只是因为我太寂寞了……

除此之外,比如有极其优秀的漫画家,但是出稿速度实在很慢,我就会想,让他去周刊连载,在他创造力最活跃的年华中尽可能榨出更多作品,才是对这份才华的充分使用吧。手冢治虫的人生就是被充分榨取了的人生。平均一天睡4小时,困了就倒立一会儿让自己清醒,醒着的时间多半都在画漫画,著作莫说是等身,拿来打造数尊1:1比例大模型都是足够的了。这样的人生,对他的才华绝对是给出了一个合格的交代,但是现在想想,对他老人家来说毕竟略显残酷了。

嗯,现在想想,刚看完这集冰果的时候确实是深有感触,但是想写下来的时候,却发现我其实并不经常陷入这种情绪中,冷静下来的时候其实并没有什么共鸣的感觉。现在已经冷静下来了,所以,就到这里吧^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