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今天去更新签证,遇到一枚帅小伙

据说每天跟人交谈至少20分钟的话,全天的心情都会很好。今天一试,有效啊!

话说最近留学签证快到期了,于是去入国管理局办签证更新(注:省略了一些手续收集的步骤,毕竟今天的主题不是“论在日留学生签证更新手续之办理”)。

东京外国人多,东京的入国管理局窗口的队伍自然也就很长,排长队的时候是很适合跟周围的人搭讪一下的啦~于是我搭了身后的一位帅哥(从未搭过MM,求经验者指教T_T)。

队伍中一路聊下来,感觉此君不仅人帅,气场也很棒,类型上来说应该是属于温和小男生的感觉,只看面相的话他说他上高三我也是信的,不过人家已经大三了

至于我们聊了些什么,说实话我大抵已经忘却了,这很好,说明我讲废话的能力在提高。据说讲废话的能力和追MM的能力正相关,我反正是信的。后来她接了老婆的一个电话,就跟我告别了,走的时候脸上满是幸福。啊,这里要说一下,人家的老婆,是真的老婆,真的是老婆,大学生结婚哦!貌似是在澳洲留学的时候认识的。后来他们两人回到二楼坐在了不远处一个有并排空位的地方,入座时我还偷瞄了一下这位年轻人妻的背影,身材很好长发很美,看起来轻飘飘的,好想凑过去仔细瞧瞧

这里想捎带手说一下富二代的话题。据我估计,这两位,至少这位少年应该是归得上富二代的,毕竟澳洲留学、赴日定居少年娶妻什么的不是普通人家承受得了的。富二代啊,我真搞不懂为什么网易新闻里的富二代总是那么的穷凶极恶,而我身边的富二代却都那么的良善温和。像今天遇到的这位少年,虽然留学澳洲英语无障碍了,可到了日本还是沦为“文盲”,要从日文字母学起。他的女孩的家人在日本定居,所以我想这个代价惨痛的赴日决定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女孩。聊天中听得出他为自己在这边的就业前景有所担忧,但他一句抱怨女孩的话也没有说过,担忧的程度也是在合理的范围内,没有慌乱,也没有不在意。明明人看上去那么柔弱,言语中却散发出一种明显的稳重和安定感,搞得我这个叔叔辈的很是自卑……Orz 说起来,这种安定感在我高中时代接触到的那些富二代孩子身上普遍存在。自信但不嚣张,乐于交往又不强加于人,懂得生活懂得相处懂得凡事的那个度。他们可能不擅长做学问,但都很懂得做人。他们是凡客。

Comments

  1. 不用兔斯基的表情了。。?
    嗯。。关于“富二代”的问题我和你的看法一样,都是媒体渲染出来的,刻意制造矛盾,吸引眼球,赚点击量,毫无社会责任感。。
    另外最近看了一本书叫《乌合之众》,看到一段话很赞同,很想和人分享但又不想发微博,就贴你这儿吧。。= =
    “困难——这是个极严重的困难——在于如何在稳定和求变之间取得平衡。如果一个民族使自己的习俗变得过于牢固,它便不会再发生变化,于是就像中国一样,变得没有改进能力……因此,对于一个民族来说,理想的状态是保留过去的制度,只用不易察觉的方式一点一滴地加以改进。这个理想不易实现。使它变成现实的几乎只有古罗马人和近代英国人。”

    1. 哈哈~我用的是百度的编辑器插件,表情也都是百度空间那一套,兔斯基是,这个也是。
      我高中在大连一个挺不错的学校,那里是我待过的富二代密度最高的地方……哎,想起高中,就想、回到过去~(高中那会儿正是周杰伦最火的时候^_^)
      “就像中国”……中国的改进是激进反政府的人也无法否认的吧~你说的那本书是《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吗?我最近下了5本pdf电子书在看,其中一本就是它。这本书成书于1895年,还是我大清朝时代呢。

      乌合之众我还没开始看,我现在在看一本叫《哪来的天才》的书。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4575541.html
      我大学的时候就很喜欢“天才是10000小时的训练炼成的”这个理论,这本书又详细讲了这个“训练”的定义,进一步填充这个理论框架,读起来挺励志的。

      1. 初高中时经典的歌不少啊,我最近听的很多歌还都是那会儿的。。
        嗯,就是那本书。抗日游行时我见有人谈到这本书就下载了,但前几天才开始看。我下的那本有缺页,希望你那本是完整的。。虽然是100年前写的,但感觉时至今日里面的很多话都很有道理,尤其是用它来分析当今我们天朝人民心理。有些观点比如关于“理性”和“教育”的让我感到有些难以接受,但仔细想想确实就是这个样子。比如他对群体心理中“理性”的总结:“一切文明的主要动力并不是理性,倒不如说,尽管存在着理性,文明的动力仍然是各种感情——譬如尊严、自我牺牲、宗教信仰、爱国主义以及对荣誉的爱。”回头你要看完了,咱可以一起讨论讨论啊。。

        1. 那个PX项目啊。是那个最开始在厦门,后来跑我们大连,然后又被赶走了的那个化工项目吗? 我觉得那个公司的老总就靠政府的违约金也够本儿了,赚了这么多次……

  2. 每次翻翻你的博文都能有所感触呢……(当然编程类的太专业看不懂)其实我觉得一个人的性格是很受家庭的影响的,富二代什么的我一直觉得是家境殷实家教良好的象征,媒体报道的肯定属于少数了,就像穷人家的孩子因为仇富而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我相信这些都是少数的。在安定的社会里总之还是好人比坏人多,这比例放到不同的阶层和群体中大概也是行得通吧……(顺好想成为富二代啊,不过父母亲一直为了孩子而操劳,这样想一想也满足了。

    1. 呃,好像突然收到了个人博客的最高评价呢……(压抑狂喜的心情继续往下读)
      成为富二代是没指望了,但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富二代^_^

  3. 富二代如何如何都是媒体妖魔化的功劳呀哈哈,就像医患关系一样(喂)
    话说删除线下面的东西好吸引人啊(兔斯基快飞砖吧)
    话说像基拉君这么有长度有内容有想法的博文好久没看到啦(砖头击中)

    1. 最后一行我可不能当没看见呀~好像突然被捧上了天呢!哇~哈哈哈哈哈哈!!

      医患关系我也是半个切身体会吧。经常听俺娘给俺讲她们医院的种种“趣闻”,听得我很难想象我们共处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城市……而且是文明程度最高的大上海啊!上海尚且如此,全国的情况就不难想象了(或者说难以想象了?)

        1. 呃,我可不是想强调学长身份,只是想解释一下而已,学长什么的还是不要叫了吧… 可以的话,欢迎叫我kira~

          关于页面啊,嗯,补上了。不过也没什么信息量其实…

回复 D-Horse 取消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