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博客,不就是在搞交换日记?

交换日记

回完黑马君的评论之后突然想到,每次都是我们俩互相评论,我们写的也都是自己生活中的琐事,这种形式不就是传说中的交换日记?!

交换日记这种形式我在高三的时候就体验过了。当时正是博客开始流行,韩寒的博客被人印成书拿出来卖的时候。当时还没有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联网的电脑也不是家家都有,学校里最流行的娱乐方式还是在横格本上画方格然后用铅笔橡皮玩五子棋和打飞机,高级一点的也就是用文曲星玩RPG游戏罢了。但是在那个时候,突然有一个同学开始拿一个新的本子写日记,然后被周围的同学传阅和口头评论。后来这个传阅范围越来越广,大家开始在上面手写留言评论再传回给作者看。现在看来,这就是原始版的博客啊!

文曲星上的rpg

后来我也跟风写起了自己的传阅日记,只在小范围内和朋友们分享。我和那个最初写传阅日记的同学关系比较好,会互相分享自己喜欢的人的程度,所以我们俩会互相看对方的日记并评论,那就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交换日记的经历了。

高三是一个很敏感又很迷茫的时期。虽然平时会和很多同学聊天,一起吃饭一起踢球一起上厕所,但有些深入的思考和有点撒娇博安慰式的任性话是不适合在人面前直接说出来的。这时候交换日记横空出世,把我们很好奇但没有途径深入交流的内心想法写成文字,大家在自己的座位上默默地读,之后写下自己的看法,有种一直隔着衣服挠不到的地方突然被人舒舒服服狠狠地挠了个爽的满足感。

转眼到了现在,博客和RSS一起走过了他们的辉煌,再次回归小众个体。我眼见他们平地起高楼,宴宾客,楼塌掉,并参与了其中每一个阶段,不由得感叹沧海桑田。

说回交换日记,重点在交换,毕竟想看评论嘛。

现在就一个稳定读者,所以我每次写完都在想,是不是有点强迫黑马君给我评论的感觉?黑马同学会不会很有压力?毕竟我写日记的频率越来越高,比起看他的博客,读我这边的负荷越来越大了。

the 黑马

以前在百度空间时代,为了得到更多的评论,我经常去其他用户的空间串门留言。那时候好像有个好友日志更新提醒,反正加到的好友越多,日志越容易被看到,得到评论的机会就越高。独立出来之后我几乎不怎么给别的博客留言了,不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态变化= =。

其实出去串门主动结实新朋友挺好的,我的好几个最终发展到线下相识的网友都是博客时期认识的。隐私方面,还是以前的想法,把这个号,linkedin级别的实名号,还有没有任何人认识我的小号各自区别开来就好啦。会社死的内容就发小号好了,哼哼。

Comments

  1. 哈哈我其实一直也很喜欢码字啊!小学的时候有套叫《大宇神秘惊奇系列》的书在我们这儿很火,主要是讲校园里闹鬼的故事。我觉得我也能写就开始写。后来被旁边的同学看到了,他恶作剧在我写完的段落后又加了几句话。我反而觉得挺好玩儿,就干脆和他玩儿故事接龙,每人写几句,然后传给下个人写。后来又有两个女生同桌加入写作团队。但是后来故事走向就有点儿不对了…有点儿18禁的味道…然后本子不小心被数学老师发现了,她拿去看完回来又好气又好笑地对我们说“马上停刊!”我们那会儿真的怕被请家长什么的所以就没再写了…
    初中的时候玩儿三国志7,开始写游戏日志,幻想自己是游戏里的人物,想象自己怎样拔营夺寨,英勇杀敌,哈哈挺中二的。还写过科幻和校园小说,不过都是写给自己看的,最后也都烂尾了。然后就是网络渐渐普及。那会儿各大门户网站都搞论坛。我主要混搜狐论坛下面的文学版块。文学版下面又有个武侠圣殿版块,我经常到那里灌水,还参与过征文比赛(现在还觉得自己那篇写得还挺有意思的,可惜现在网上已经找不到原文了)。认识了几个比较有意思的网友,还保持电邮通信了很长时间。
    高中的时候班里传阅写班级日志,每人每天写一篇,我是最积极的那一个,别人不想写我就抢过来写,只是现在已经不知道那本日志流落何方了…那会儿还流行写博客,不过和我互动的都是我的初中同学,踩和互踩什么的。我最后一篇博客更新在出发去上海上大学的前一天。
    大学里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来打游戏了哈哈。一开始还想着写日记来着,结果好像就坚持了一天…后来来德国,短暂地写过一段时期科普,不过后来迫于学业压力就没什么心情了。然后是认识我老婆,跟她写故事接龙持续了一段时间。
    工作以后其实我一直还是有写作的欲望。如果我不写代码了,可能就会尝试靠码字为生。我一直想好好写一篇科幻小说,给《科幻世界》投稿那种,但一直没有好的创意没有动笔。还一直想写个以DND规则为背景的世界观设定和故事,一年前买的官方三大本规则书,还没怎么看,今年准备开工。
    刚换了新工作,要学和想学的东西有点儿多,码字写博客的优先级就渐渐排到后面去了。而且现在上班没法摸鱼了(之前的很多博客都是上班摸鱼的时候断断续续写的)。再加上人渐中年,想法变得越来复杂,比如我想写个事件A,写着写着意识到事件A背后是因为事件B,而事件B再深挖下去还有事件C、事件D…当我理清思路后,又发现最近发生的事件E和事件F似乎能用我的新知发现来解释,那干脆再深挖一下吧,然后打打腹稿理下思路就又好久过去了…还是怀念小学和几个同桌肆无忌惮写18禁故事接龙的日子啊,哈哈。

    1. 我看你写科普的时候就觉得你文笔已经很专业了,如果不是在独立域名的博客,而是去知乎或者其他可以获取到读者的地方写东西,应该会更有影响力的。
      不用等到不写代码以后,现在就可以搞点副业嘛。不知道现在科幻小说是不是还是纸媒是主流发表平台了,写科幻除了投稿杂志以外还有没有其他创收途径?
      说到DND规则写小说,在论坛时代似乎有一种方式,是作者一段段写,然后给出几个故事的后续方向让读者投票,作者按得票做多的方向继续写。好像也有投骰子纯随机选择后续发展方向的,有点刺激,就是不知道会不会不够有逻辑,不够精彩。

      说到在国内发表作品,据我观察,目前国内允许海外用户发表内容的主流网站越来越少了,甚至回复和点赞都不允许。弱一点的要求绑定手机,强制些的仅限国内手机,最狠的要求证件正反面照片和本人手持证件照片,就差没要你拍裸贷照了。我在想,如果疫情一直不结束,我想让家人帮我在国内买个手机号,然后在那边帮我用身份证照片实名认证一下。平时再帮我收一收验证码什么的,先凑合着摆脱海外二等网民的身份。

      1. 我也就是瞎想,毕竟写作的投入产出比太低。当初写科普,花了大量时间查阅资料、写、与编辑讨论、然后再不断修改,最后1000字也才挣100来块钱。。当作爱好还是可以的。
        DND那个我倒是想了很久了。我想起小时候看过一种小说,就是你读到某个节点,作者会让你选择,选择A跳到多少多少页,选择B跳到多少多少页,有点儿类似于纯文字冒险类游戏,我有点儿想做一个类似的东西(加入DND世界观和数值计算系统)。技术层面可以做个文字向的场景/战役/故事编辑器之类的东西,有点类似于这个github上的这个项目https://github.com/ryceg/Eigengrau-s-Essential-Establishment-Generator ,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我们可以一起做啊!

  2. 博客如果是交换日记,那就是“仅限XXX阅读”的程度了;
    说起来以前那堆个人杂谈的新浪博客其实没消失,而是转生成了微信公众号,疫情期间在家发现了很多,一下就有那味了

    1. 虽然不是仅限XXX阅读,但其实会看的只有固定的几个熟人,所以心情上和只给几个人看有几分相似。只是考虑到公开性加上互联网的记忆力,不敢在这里写对过于敏感的时事的看法而已。

      nb博客作者转生微信公众号这个我也感受到了,包括微博长文啊知乎专栏之类影响力比较大客流量大的平台上的作者,在十几年前都可能成为个人博客作者。
      如果是有能力稳定产出高关注度文章的人,去人多的平台扬名立万实在是比窝在自己服务器上写个人博客好太多了,我也非常理解。
      现在还在写博客的,多数是像我一样没有专业的文学水平,读者主要集中于互相认识的朋友,用写微博写日记的心情随便记录一下自己的人吧。再有就是刚开始接触个人服务器开发和使用的服务器端程序员和学生们,大家有自己的服务器后第一个想做的就是建个博客啦!有点像服务器领域的 hello world。

回复 D-Horse 取消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