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这东西,不上不下的最难受了。不过嘛,总会有办法的,因为我懂这个套路^-^

程序也是,画画也是,日语英语,科研,都是二半吊子,不上不下的。
这几项我比初学者都强太多,想找水平相当的人一起学吧,找不到。
做到这些领域的业内名人的大有人在,也好找,可他们比我强太多,也聊不到一块儿去。
寂寞。
大学时代三年画室生活让我彻底领教到学习环境的重要性。有一批水平跟自己差不多的人在一起学,有一个老师会根据你当前的表现和做法适时提出评价和建议甚至示范,这种环境带来的学习效率让我震惊。之后我一直很在意寻找这种学习环境,可惜成功再也无法复制,我只好继续自己擅长的自学之路。

其实自学能做到的事情是很有限的。不是说我自学能力不强,事实上我身上最强大的属性就是快速的正确自学的能力。无论是大学时代考前突击拿一等奖学金,还是留学前自学过托福过入学考试,都是我强大自学能力的体现。但你看像画画这件事,在去画室之前我大概自己凭兴趣临摹漫画有500小时左右,当时感觉已经是画得很好了,视野范围内无敌手,周围的同学也是一片赞美,但现在回头一看就知道当时我的水平和视野是多么的有限。

我的自学能力仅限于知识领域,也就是看书就会的部分。画画的理论部分其实非常简单,我从画室也只是学到了物体分光影,重点刻画明暗交界线,定位时利用虚拟水平垂直辅助线进行肉眼测量等等,三两句就能说完。画技的提升,靠的是手感,是实战经验。但你闷头画效率也不会很高,因为你不知道应该注意什么,提高什么,不知道障碍的突破点是什么,甚至根本不知道是什么障碍。那种憋着一股子劲儿却只能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会很快耗尽我的热情。

热情是我保持行动力的核心燃料,非常珍贵。有老师指导可以很节能的持续学习,还外带一个固定的学习时间带,保证了一个稳定的学习时间,反正特别特别好。现在想找老师带我画CG,可惜怎么找也找不到了。在网上看了一圈在线授课的东西,学员学完以后依然水平太低,看得我害怕。老师画画是真有水平,但是上课只是自己在那边画画,再自言自语几句,或者回答一下学生问题。只是这样的话,网上发自己作画过程的高手千千万,我为什么要花上万人民币看你一个人在那直播呢?画完以后的作品点评也非常没有意义,这种点评到处都可以要到,对高手们来说只是举手之劳而已。既然授课,就要有最核心的“在我作画的过程中给出评价,甚至中途接手修改,改过后给我接着画”的服务。没有这一条的所谓授课都是耍无赖,没有参与价值。

当年对画画一窍不通的时候被各种“大师”的教程教材坑苦了,现在虽然学会了绕过各种陷阱,却遗憾地发现已经找不到适合我的学习环境了。或者说,找不到比我自学的效率高很多的学习环境了。

所以我继续自学画画不就好了么?
其实自学成才的人很多,我的程序也完全是自学成材的。但人是有属性倾向的,我就是写程序消耗的燃料少,画画消耗的燃料多,燃料的追加时机和追加数量是随机的,这就是我的属性。两件事都让我很快乐,很有成就感,都是我乐于花一生时间培育的手艺。现在程序方面顺风顺水,画画这边卡住了。以励志小故事的观点来看,这里我应该克服自己的惰性,修改自己的燃耗属性,逆天改命,翻盘取胜。而实际上呢,我还是会一如既往地等待某个转折条件的到来,等待一个改变当前局面的契机(而不是奇迹)。我是很固执很不听人劝的,改变自己远远难过改变环境。在至今为止几乎所有的人生重要转折点上,我都是靠“改变环境”来取胜的。当然这里有点夸张的成分,毕竟有些改变真的只是运气好而已=w=。

接下来怎么办呢?接下来我依然会细心照顾现在进展顺利的编程分支,并不断为自己制造可能激发我绘画热情的机会,等待其中某个机会真正生效,然后一举翻盘~嗯?怎么听起来不太像改变环境?哎,反正是【在不改变我自己对学习环境严苛挑剔性的前提下使自己可以继续画画】 ==>【 创造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环境】==>【改变现有坏境】的感觉啦~!

我是很偏执固执,又睿智强大的,能驾驭这种性格的话,我的产出可以抵上一个小队。为了能随心所欲的使用自己的能力,我得看点心理学基础,考个二级心理咨询师什么的了。真期待看到将来和我一起生活的人会怎样习得“我”的使用方法(笑)。

Comments

  1. 哈哈哈,kira和我的感觉一样。= =
    嘛,既然我们命里都是这样喜欢自我折腾,却又半瓶子不满的晃荡,那就这么继续下去吧。
    年纪越大越认命,哈哈哈~~反正继续挖坑继续慢慢填,填半截想换了就继续换。这是我们的瓶颈,那就做我们的瓶颈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哈哈哈哈
    其实要认真来说,主要还是有了程序这门保饭碗的手艺,心底不想抛弃它。要真哪天程序技能突然全蒸发了,我从新做美术也会做的不错,嘿嘿~但现在肯定没办法和专业的人比,时间总是有限的,术业有专攻,总要给别人留点饭吃咯~哇哈哈

    1. 好久没回来看,评论的回复欠了好久,抱歉。。。

      心情这东西真是变得快,我已经想不起来上次写这篇日志时在想些什么了,有点接不下去(汗)。不过正因如此,心情才值得写下来记住^_^

      年纪越大越认命是真的,不过也不是很落寞的那种,是把我想做和能做到的事情大概摸清楚规律了,目标定的准了,稳定性提高了而已。嗯……其实也还是有些负面影响的。哎,算了,不想了。

      我最近有一个突破瓶颈的契机,就是因为工作需要,我开始读rfc文档了。之前读了http1.1的rfc2616后感觉看到一扇通往下一等级的大门,可以进入下一层开始练级了^_^。搞网络的人真幸福啊,各种知识都有现成的内容充实格式严谨的官方文档rfc系列可以读,搞的我也开始认真考虑学网络了。

  2. 好久不见的更新呀!
    学无止境,当然提高是没错的,精益求精嘛。
    我也认为闭门造车是不实际的,用下棋的例子说,就像有些人下了十年棋,水平依然没什么长进,所以肯定需要借鉴比自己造诣高的人的经验,如果没有高人,最起码也要水平相当,吸收对方的长处,达到自我水平的提升,这个我认为是所谓“环境”里最重要的要素,而不是像大学里看不下去书的时候跑到图书馆看一票人在啃书,然后自己因为受到环境压力而被动参与。
    举我自己的例子就是学日语的过程,从初级下我就没有报班了,因为节奏太慢,而且价格小贵,现在中级学完,备考N2,这一路也是只有我自己,唯一的陪伴就是优酷上看的新东方安宁老师的视频。我现在认为内心的强大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这个目标值得自己去实现,那么过程中的寂寞和诱惑一定能被战胜,当然中间也免不了要吐槽这个那个。这观点的产生可能也和我在网上看了一堆社区学员表现平平之后开始有些自负有关——说起来我有啥资本好自负的呢,哈哈

    1. 好久没回来看,评论的回复欠了好久,抱歉。。。

      我确实是好就没有更新啦T_T。今天是上来感叹一下百度空间关服,难得的登录了一次。

      要练一些技术类的东西,一个可以吸收周围人知识的环境绝对很有用。我在原来的公司里,大家各干各的,没机会学习别人的代码(当然大部分都是赶工的代码,我也不是很想看= =),我就明显感觉环境不对头,一直很有危机感。现在的公司虽然没有代码审核,但总算和别人写的代码有些联动的工作,有机会读一些别人“认真”写的东西,而且是比较牛的人,以今后会开源为前提写的严谨代码,现在这个环境就让我安心多了。

      如果不是要用到的话,像咱们自学日语什么的,真的是很难找到水平相近热情很高的人一起学。我本科时和一个要去德国留学的同学结伴备考留学,那个时候真的是幸运,找到他热情那么高,住的那么近(一个宿舍),关系那么好,那么有恒心的人一起学习。虽然是备考不同语言,没有水平相近这一条,但每天一起去图书馆做各自的习题,完后一起去吃饭,下午一起去图书馆,然后一起去健身,一起去吃饭,一起去洗澡…… 这种完美的同伴,只有和舍友同居一室的年代才能遇到吧。后来他出去上课,我就只好一个人去看书了。

      我看网上学日语的人也觉得他们是不是不努力啊,自己静下来看几十小时就出关的东西,还总是要问有什么方法,有什么套路。不过想想我日语英语没学好之前也是那个心态,因为学习速度不能量化,看不到自己的方法的进步速度,总是很不安。学出来了,回头一看,就觉得其实怎么学都行,花够那个时间怎么学都一样。

回复 小众 取消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