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能立刻决定花掉半个多月伙食费来强化电脑,今天在看到kindle正版电子书的时候却非常非常犹豫,觉得不合算。其实换算一下,一本16块钱的电子书折合200日元,一天的饭钱就可以买三四本了,随便去哪里坐一下电车也能买个两三本了,去百元店少买两个笔记本就能买一本了…可是我看到定价的第一反应还是犹豫,为什么?
看到一本书,我的第一反应是去找pdf。
如果没有pdf,我会去看看读秀里有没有,有的话下载回来然后把jpg整合成一本pdf自己看。
如果读秀里也没有,我会考虑买实体书,然后把书切割分解,扫描进电脑里做成pdf电子书自己看。
如果实体书也买不到,我才会考虑用法严重受限的有版权保护的电子书。
万幸,生活中大部分我想看的书都可以在第一部解决。
如果是国内比较偏的专业书或者科研方面的书,只要不是最新的,读秀里一般都有。下载读秀的书是非常麻烦的,但是毕竟下载回来的是jpg,我可以完全掌握其使用权,这种安心感无法替代。
让我不得不买实体书的,大多是日本的书,这个没啥说的,只好自给自足了。这里要说一下的是,在日本,把纸质书数字化叫做“自炊”,有很多专门解体工具,专门双面高速扫描加OCR加自动组合成pdf的工具,还有专门教材帮助大家数字化自己的书,这是合法的。有些公司提供代理数字化工作,价钱合理,但是好像被版权机构找麻烦找得挺惨的,我没用过。
最后最后,关于被严格限制用途的被“阉割”的电子书,我只用过读览天下。读览天下是提供国内据说3000多种杂志的阅览权的正规公司。我买的是VIP年卡,一年之内随便看,以前的也可以看,我主要是看游戏杂志,漫友,三联生活周刊,宠物世界什么的,除了用途受限,感觉比直接买合算一些。但是对使用设备数有严格限制,一个人在电脑和移动设备上看都可能达到上限,更别说共享,这一点我觉得需要放宽一下= =
对于养成这种盗版优先的习惯,我并不惊讶。但是在看到一本2.8元的电子书的时候我还是会犹豫,这一点,让我觉得很惊讶。即使受限,2.8元买一本书,看完就弃掉也可以接受了。考虑到货币购买力的变化,这个价位已经和10多年前租书店里租一本漫画的价钱差不多了。当年零用钱以“一元”计的自己租得起漫画,现在的自己为什么却“买不起”正版电子书呢?我很好奇,想分析分析。
(1)不是最优选择
可以立刻免费得到使用不受限可以存档永久保存的pdf,却去花钱买入使用受限难以长期保存的所谓的“电子书”,这令人难以接受。正版书唯一胜过免费版的一点就是它是“正版”的,啊还有它大概可以检索,不过我现在并没有对电子书进行检索的需求。
“正版”两字确实是有一定分量的,但在我心里,它还远远不足以弥补它所带来的限制。
(2)共享受限
如果是我的书,我可以借书给同学。如果是我的受限版电子书,那就只能连电脑一起递过去了。这很恶心。
有宽带以后,“借本书给同学”的形式有了些变化,一般来说,我们管它叫“传本书给同学”。考虑到盈利问题,如果我把书放在服务器上公开给人下载,那出版商肯定是受不了,可我因此连把书借给同学的权利也给我剥夺掉,那就轮到我很受不了了啊。如果有一天受限版被强制推行了,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盗版书了,那我希望,至少保留我把买来的书方便地借给认识的人的权利,否则,我真的分不清“买书”和“借书”的区别了。
(3)使用受限
目前来说,我看书主要是靠android平板,偶尔需要在电脑上看,所以能跨这两个平台的电子书就很不错了,而这一点其实大多数电子书商都可以做到。但是!这家电子书商的书必须用这种软件,那家的必须用那种软件,这一点还是受限。毕竟文件格式和阅读软件都是以“让你不能随便用”为目的而被制造出来的……我好像有点明白开源社区看windows的感觉了?
(4)消费习惯
我平日在哪项事务上花多少钱已经形成了习惯,一生从未离开过这种生活习惯已经使它升格为了“常识”。要改变“常识”是很难的,如果有一天,全世界的男人都以穿高跟鞋抹口红出门为常识的话,到我能心平气和的接纳这个新常识为止,要花多长时间呢。
以上想法里肯定是包含一定的找借口成分。家人常说我犟,对认定的事改变观念很难。确实,对于家里买了下载用NAS的迅雷年费VIP会员来说,叫我立刻唾弃盗版拥抱受限生活是很难的。一点点来吧,比如,今天就买一本kindle电子书好了^_^
==== 更新 ====
“由于版权限制,该电子书不向您所在的国家/地区(日本)出售。”
……
好!很好!太好了!如果不想被kindle封杀,就还是老老实实的找pdf去吧!
从另一个角度看,也许盗版也有它的积极作用,就是有效防止了那些纯粹为了(骗)钱而写作的人的出现。我想真正的作家更注重名,而不是利(有了名,还怕没有利么。当然,我也不是说保护他们应得的权利不重要)。
未来关于电子书的发展,我有个建议就是政府或大学机构,每年将他们认为有价值的图书干脆直接买断下来,然后放在网上供大家免费下载和阅读(就像现在大学买的学术期刊数据库那样)。我找到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网站,发现在这里凡是有些年头的书都是可以免费下载的(http://archive.org/details/americana,整理得很细)。
现在在亚马逊买书的时候,很多书都提供一定页数的预览,再加上有评论可看,被作者坑的风险比以前小很多了。。。不过我最近还是被坑了一下,一个作者用了两个不太一样的标题写了两本书,因为是讲我有点在意的领域的所以我两本都买了,结果买回来发现两本书的内容95%是完全一样的,95%啊!
大学机构买学术期刊只能在大学的ip里看,供大家看的话期刊数据库肯定不让吧。。。我可以接受的制度是,像漫画咖啡厅一样,时限之内随便看。比如我买了一个包年卡,那这一年之内所有书籍我可以随便看。只是,这样的话,不知道年卡应该定价在多少比较合适,也许分阶梯式价位比较好吧。
日本也有一个青空文库,超过著作权保护期的书都在那上面被整理成格式很好的电子书供人免费下载阅读。日本的kindle书城里的免费书也基本上都是青空文库里的老书。
(http://www.aozora.gr.jp/ 网页看起来有点挫,不过东西还是不错的)
说实话霓虹的版权观念已经非常落后了(当然偶不是说盗版应该,而是霓虹的版权意识甚至已经严重影响到他本来该发挥作用的地方了——就拿最近的事情乃说,JASRAC以为把违法下载也归为刑事犯罪就能提高CD的销量了?结果CD销量不增反减╮(╯▽╰)╭问题根本不在盗版
是啊,看到你写的那篇长文了,全是日文我当时就头疼了,没读下去。。。
听说上映数较少的电影的票房也下降了,但是上映影院数非常多的大片票房上升了。
对我来说,电影院没有事件我是不会去的。电影如果能在网上看就看了,不能看就算了。如果有机会约到人一起看电影,我之前就会刻意不去看下载版。如果是好到值得在看一次的,就可以约人一起去影院看一次。
如果动画的盗录问题被解决了,我恐怕会结束观看新番的习惯,告别二次元,安心工作了呢(笑)
噗w
作为正版书籍忠实支持者的俺其实电子书也下得很多,Kindle就有两部(不过刚送了一部给更需要的人)。我的习惯是看电子版看爽了就去收实体书。至于正版电子书,只在豆瓣阅读买过几十块的。
不过国内这方面还是有积极推动者的,就拿豆瓣阅读来说,刚看到友邻的友邻收到了2500块稿费,支付准时 & 没有花账。这样的例子会推动更多作者以电子方式发行自己的作品。内容多了,消费也自然会多。Kindle的电子书中文店也开了(虽然,还没拿莫名其妙的牌照)。
你看书的那个量,都收藏起来的话家里放不下吧,搬家就更是要亲命了啊(汗)。
我是有实体书也要解体了扫成数码版然后实体扔掉的人(上周刚扔掉了12kg书……)。
只有需要来回翻看和在书上做笔记的教科书我才会保留,现在电子版做笔记太难了,也不好翻,只有顺序看效果不错。android和PC都不够快,kindle更是不敢快翻。工具书也要翻来翻去的但是pdf有了书签,文字版还可以查询,所以抵消了不方便翻看的劣势。说起来,国内能找到的文字版pdf太少了,明明英文版流出的全是文字版,为什么我们这边却全是扫描版呢。我怀疑,国外技术人员水准高和他们那边盗版技术更彻底,工具书pdf更好翻阅有一定的关系= =
感觉好高级的样子……不过说起盗版,最近因为一些原因接触到国内做原创漫画的网站高管,他问我对于178网站的看法,我说“觉得挺好啊。”然后对方说“不觉得178上面的(日本)漫画也属于盗版吗?”我回答“可是那是汉化组的爱好者交流吧?”……“啊原来你是这么理解的。”【对话结束】虽然178怎么也算是个盈利性组织,还是觉得汉化果然是以交流的名义存在的吧,如果连汉化都没有的话,只能说日本漫画要在国内推广基本是不可能的,或者说是举步维艰。【好像完全是题外话的样子】
高管!感觉好高级的样子~
汉化出来的文字是属于交流,但是嵌在日文原版的图上面了,那个图源是盗来的呀…
我觉得汉化小说比较有技术含量,通篇翻译的文字书应该不算盗版吧,至少比起前后加广告,终身嵌水印的汉化版漫画,在法律身份上要正派得多。。。
以前是看漫画的人少,漫画在国内没有读者。现在是读者很多,但是读者习惯不付钱了。到底哪一种状况,对日本漫画家来说是好局面呢。。。
刚想到的,要是没有网络汉化的话,在国内引进漫画这么不健全的情况下,10多年前盗版(漫画书)猖獗的现象只会再一次发生吧……
反正都是于正版商无益,还是于盗版商也无益的网络汉化好一些吧,我猜(汗)